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96条)

时间:2024-04-05 21:02:25 admin 古风段落

古诗赏析

1、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1)、⑶点作用: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2)、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风雪夜归人”,诗人猜想大概是芙蓉山主人披风戴雪归来了吧。

(4)、这首诗前两句以凌云的野鹤形容僧人,贴切有味,理应不失孤云野鹤般脱俗的品性;末两句写诗人对方外上人的讽喻规劝,劝上人隐居冷寂的深山,而不要到热闹的名胜去沽名钓誉。这首诗语言妙趣横生,闲散淡远,构思精巧。

(5)、有的诗人还借助钟声思考“我向何处去”的重大命题。如刘禹锡的《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雷雨江湖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革新失败,一贬十载。奉诏还京,百感交集。宿于长安附近的驿站,听到皇宫中隐隐传出钟声,刘禹锡写下了这首诗。

(6)、⑻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

(7)、表现手法――比喻、起兴、对比、***、正衬、反衬、象征、想象、联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古今对比、以动衬静、动静相衬、以乐写哀、由远及近、远近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相生、主客转换、重章叠句、名词叠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换景、浪漫主义、现实主义

(8)、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四句写足也写活了浑阔茫远的水势。

(9)、某联或某句子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10)、“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

(11)、(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12)、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

(13)、〔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14)、理解赏析:这两句是议论,强调周瑜取胜是靠天时地利之便,暗含机遇造英雄的哲理。

(15)、后两句先用“深千尺”赞美桃花潭水的深湛,紧接“不及”两个字笔锋一转,用衬托的手法,把无形的情谊化为有形的千尺潭水,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汪伦对李白那份真挚深厚的友情。

(16)、整首诗的风格就像行云流水一样平易自然,然而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17)、诗句意思:这相思之情正如春蚕的丝(情思)悠悠无尽,只有到了死才能完结;这思念之泪正像蜡烛的残脂一点点地燃烧、消失,只有到它化为灰烬后,思念之泪才会流干。

(18)、它像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又像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乐曲,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创作特点。

(19)、诗人要表现他喜爱春天的感情,却又不说尽,不说透,“迎风户半开”,让读者去捉摸、去猜想,处处表现得隐秀曲折。

(20)、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怕人见到自己放肆的模样,来不及整理衣装,就急忙回避。连鞋子也顾不得穿,穿着袜子就开始偷溜,跑的她头发松散,金钗坠地。

2、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

(1)、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2)、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3)、咏史诗:诗人对某一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咏叹,一般融进了诗人独到的见识,以史咏怀,以史诵人,以史治史,以史喻今。如陶渊明、刘禹锡、杜牧等都是咏史诗的作者。

(4)、“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园,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但总的说,雨意象以表达愁思为主。

(5)、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6)、玉花骢图如真马倒在皇帝榻上, 榻上马图和阶前屹立真马相同。

(7)、①弄清品评的角度(内容形式?整体局部?表现手法?);

(8)、透过纯朴的字面,我们分明听到了她们痛苦的心音。

(9)、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10)、颔联从静到动,从全景的写意到细节的工笔。先写仰视所见禽鸟,莺在歌,燕在舞,显示出春天的勃勃生机。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莺声婉转,流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勤劳,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都写出了初春的生机。“几处”二字,勾画出莺歌的此呼彼应和诗人左右寻声的情态。“谁家”二字的疑问,又表现出诗人细腻的心理活动,并使读者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

(11)、全诗将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光照,石上清泉的声音以及浣女归来竹林中的喧笑声,渔船穿过荷花的动态,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丰富新鲜的感受。

(12)、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13)、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4)、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15)、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16)、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我们都是远离家乡出外做官的人。

(17)、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热情和希望。

(18)、韩干:玄宗时官太府寺丞,初以曹霸为师,后自成一派。

(19)、想此刻空山中正掉落松子,幽居的友人一定还未安眠。

(20)、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古诗鉴赏作文500字

(1)、古诗词中出现的“鹧鸪”这一意象也经常透出悲凉之意。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2)、--------------- 小学语文 ---------------

(3)、选材方面的反衬:古诗词表达技巧中的反衬是相对“正衬”而言的一种表达技巧。在作品中为了使对某事物的描写更清楚、突出,而采用相反的、相对立的事物从旁陪补的方法。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4)、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你不必到著名的沃洲山福地,那可是人们最熟悉的去处。

(6)、所遇无故物二句:“故”,旧也。“无故物”承“东风摇百草”而言。“东风”,指春风,“百草”是新生的草。节序推移,新陈代谢,去年的枯草,已成“故物”,当然是看不到了。“焉得不速老”是由眼前事物而产生的一种联想;草很容易由荣而枯,人又何尝不很快地由少而老呢?

(7)、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8)、(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

(9)、此诗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杳无音讯,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

(10)、不得重用、报国无门、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难觅、幽思之情

(11)、(步骤三)从而表达了物是人非世事沧桑的悲凉之感。

(12)、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13)、作品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动静虚实,相映成趣,并能化静为动,化动为静,表现出一种新鲜的意趣。

(14)、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意境)

(15)、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16)、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7)、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18)、〔简析〕这首诗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春天景色。一二两句写景:天空中有淡淡的白云、柔和的春风、和煦的日光,地上有红花、绿柳、碧水。上下辉映,生机盎然。三四句抒发春日郊游的愉快心情。“偷闲学少年”,平淡之中寓深意,表达了诗人怡然自得之情。

(19)、(公式)炼字(动词)分析题的表述:词语含义+手法+该字与诗题的关系+表达效果或作用。

(20)、钟声有时还传达着离愁。如“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曹》)

4、

(1)、褒公鄂公的毛发似乎都在抖动, 他们英姿飒爽好象是正在酣战。

(2)、从诗的内容上看,理解这首诗的关键在末尾一句“闲坐说玄宗”。

(3)、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

(4)、当然,并非所有的诗人笔下的落花都是感伤、忧郁、衰老、***的意象。

(5)、第二段他主要是写一群顽童不听呼唤,他们抢走了茅草的事情和诗人的无奈与叹息:“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孩子们欺负我老而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忍能”就是忍心如此,“对面”就是当面,当面抱着茅草,“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我喊破了嗓子他们也不理睬,“归来依仗自叹息”,这第五句是一个收结,写诗人的无奈和叹息。

(6)、露重翅薄欲飞不能世态多么炎凉,风多风大声响易沉难保自身芬芳。

(7)、今晚19:00,简单学习网规划师白金波(CoCo),为同学们直播《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四步读懂古诗词》。提前预告,本次直播的要点有:

(8)、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9)、第三句转笔写雪霁初晴时始见终南山的真实面门,“霁”字真实而传神地写出了夕阳的余光平射在山上,染红了林表的美丽画面。末句承上句的夕阳,写因望见终南山余雪而更感冬天的寒冷。

(10)、问题: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11)、下面我们分析第三段,第三段他写到狂风之后,大雨接着又来了,诗人家里到处都漏雨,由此通宵难眠的情景。其诗云“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大风过后大雨来了,“俄顷”就是一会儿,在大风和大雨之间有一个短暂的沉寂的空歇,而等大雨来了以后,诗人的屋子里到处都漏了,他写的是“布衾多年冷似铁”,被子冷得像铁一样僵硬,用“铁”来形容被子,可见这个被子是多么的破旧,也不知盖了多少年,还没法把它换一换。

(12)、“秦地故人成远梦,楚天凉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忆司空文明》)

(13)、第一阶段是佛教传入***之前,那时的钟声多是作为庆典音乐的体验,带给人们一种欢快、热烈的享受,如《诗经》开篇《关雎》中的句子“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4)、此诗形式整齐,平仄协调,对仗工稳。首联写景,描绘送别时的环境;次联点题,突出诗人自己与杜少府的共同点;

(15)、在这首诗里,笼罩一切、包罗一切的东西是雪,山上是雪,路上也是雪,而且“千山”、“万径”都是雪,才使得“鸟飞绝”、“人踪灭”。就连船篷上,渔翁的蓑笠上,当然也都是雪。可是作者并没有把这些景物同“雪”明显地联系在一起。相反,在这个画面里,只有江,只有江心。江,当然不会存雪,不会被雪盖住,而且即使雪下到江里,也立刻会变成水。然而作者却偏偏用了“寒江雪”三个字,把“江”和“雪”这两个关系最远的形象联系到一起,这就给人以一种比较空蒙、比较遥远、比较缩小了的感觉,这就形成了远距离的镜头。这就使得诗中主要描写的对象更集中、更灵巧、更突出。因为连江里都仿佛下满了雪,连不存雪的地方都充满了雪,这就把雪下得又大又密、又浓又厚的情形完全写出来了,把水天不分、上下苍茫一片的气氛也完全烘托出来了。至于上面再用一个“寒”字,固然是为了点明气候;但诗人的主观意图却是在想不动声色地写出渔翁的精神世界。试想,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个老渔翁竟然不怕天冷,不怕雪大,忘掉了一切,专心地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甚至有点凛然不可侵犯似的。这个被幻化了的、美化了的渔翁形象,实际正是柳宗元本人的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由此可见,这“寒江雪”三字正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全诗前后两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不但形成了一幅凝炼概括的图景,也塑造了渔翁完整突出的形象。

(16)、此诗描写了诗人舟行江中顺流而下远望天门山的情景: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显示了一种动态美。

(17)、意境是***古典诗词创作中遵从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说,***古典诗词的优秀之作,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因为营造意境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手段,所以解读、辨析诗词中的意境是鉴赏古诗的重要手段。

(18)、全诗不以浓烈的字词吸引读者,而是从容落笔,浅浅着墨,语淡而情浓,言短而意深,格调古朴雅致、安闲恬淡,给人玩味不尽的艺术体验。

(19)、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20)、其后“娇儿***卧踏里裂”,他的孩子睡相不好,一会儿踹一下,把被子都踹坏了。接着说“床头屋漏无干处”,床头到处都漏雨,没有一个干的地方。“雨脚如麻未断绝”,雨密密麻麻地不停地在下着,大雨下面诗人家里那种屋漏的情景依稀可见。

5、

(1)、图片:摄图网;文章:简单高中生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欢迎收藏及转发到朋友圈,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

(2)、豪放派:气势磅礴,格调高昂,意境雄浑,感情激荡。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

(3)、这首诗没有描绘具体的山川景物,而重在表现诗人隐居山间时悠闲自得的心境。诗的前六句自然闲静,诗人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4)、你毕生专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 荣华富贵对于你却如空中浮云。

(5)、(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6)、题目问道:在这首词中,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此问的解答就应从杜鹃的叫声入手,词中也提到了“声声只道不如归”,表达的是作者漂泊之外的思归之情。

(7)、秋思、思乡、征人思归、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离别、生命逝去

(8)、考试阅读鉴赏题型中,古诗文鉴赏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类,很多孩子说,现代文阅读理解都这么难得分,古诗文更难啦,不急,小语来给您支招。今天给您带来古诗词阅读鉴赏技巧和方法,希望对考试有帮助哦。

(9)、你若要归山无论深处浅处都要去看看;要尽情地赏玩山峦沟壑的清净秀美。千万别学陶渊明笔下那个武陵人,只在桃花源暂时游了游就匆匆出山。

(10)、江两岸的猿在不停地啼叫着,轻快的小舟已驶过万重青山。

(11)、“是非成败转头空。江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三国演义·临江仙》)“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12)、整天都在寻觅一切清冷惨淡,我不由感到极度的哀伤凄凉。乍暖还寒的秋季最难以调养。饮三杯两盏淡酒怎能抵御它、傍晚之时来的冷风吹的紧急。向南避寒的大雁已飞过去了,伤心的是却是原来的旧日相识。

(13)、(步骤一)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

(14)、译文:人们都说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我竭力朝天涯眺望,也没有看到我的家。本来就恼恨眼前的青山遮断了我的视线,那重重暮云还来把青山密遮。

(15)、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16)、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惊觉起来。

【古诗鉴赏题型及答题方法(96条)】相关文章: